
历史的风烟在岁月深处翻涌,将八十年前的烽火淬炼成穿透时空的星辰。当我们站在水府庙水库的碧波前,看那万顷粼粼波光,恍惚间又听见了当年战场上的金戈铁马——那是中华民族用血肉铸就的钢铁长城,是无数像宋希濂将军这样的英雄,在历史的长卷上写下的壮丽诗篇。
盛夏七月,我们一行文友驱车穿行在杏子铺镇水府庙水库的湖光山色中。这颗镶嵌在湘中大地的明珠,此刻正以它特有的宁静诉说着过往的沧桑。二十分钟后,双溪村那两间斑驳的土砖瓦房出现在眼前,与周围林立的小楼相比,显得格外突兀。眼前的景象令人唏嘘:两间土砖瓦房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兵,佝偻着身躯诉说着岁月的风霜。墙体上的裂痕像一道道未愈的伤疤,斑驳的青苔仿佛是历史的勋章,见证着这座宅院曾经的辉煌与落寞。
(杏子铺镇文友探访宋希濂故居)
正当我们对着残垣断壁感慨时,一阵"咯咯"的鸡鸣打破了寂静。喂鸡的张梅英老人操着浓重的乡音说:"我嫁过来时,宋家大院那叫一个气派!一进两横几十间屋子,连屋顶的青瓦都泛着光嘞!"她的话语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尘封的记忆之门。很难想象,这座如今破败寒酸的残房,当年曾走出一位叱咤风云的抗日名将。
张梅英告诉我们:解放后,全组几十户人家都住在宋家大院,后来村民都拆了另建楼房。她家也在别处建了洋楼,这两间老房空着,用来喂鸡。
就在我们满心遗憾之际,隔壁楼房里走出一位八十高龄的老者。他叫李朝文,父亲曾是宋希濂的厨师。提及宋将军,老人浑浊的双眼瞬间泛起光芒:"宋将军十岁就写出'持家从朴後,世运进昌门'的对联,从小就不是凡人!"他的讲述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要说宋将军的高光时刻,那还得是抗战时期!”1932年‘一·二八’事变,他率87师261旅驰援上海,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1937年淞沪会战,他带着36师在枪林弹雨里冲杀;1938年武汉会战,他升任71军军长,带着三个师硬扛日军十三、十四师团。最了不得的是富金山战役,整整十天十夜,他带着弟兄们把鬼子死死钉在山下。”1941年十一月,他升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城防司令。次年5月,为阻击经由缅甸进入滇西的日军,他率领第36师日夜兼程,在怒江惠通桥畔全歼渡江之敌。1944年,36师先后收复缅甸边境的多个日军坚固据点,歼敌万余,有力地策应了驻印军的反攻。
家乡的子弟跟随宋将军出生入死,奋勇杀敌。仅军官就有百多人,人称水府庙“108根勒皮带”呢!李朝文介绍着,自豪感溢于言表。
"富金山战役那才叫惊天动地!宋将军一战成名!"溪口中学教师曾元初接过李朝文的话茬,激动地拍案而起,"宋将军亲率三个师与日军鏖战十昼夜,阵地上的石头都被鲜血染红了!"据史料记载,此战毙敌4506人,击伤17380人,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连宋美龄都亲临前线慰问。
当老人讲到宋希濂在战壕里对士兵们说"就是马革裹尸,也能死而无憾"时,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位身先士卒、视死如归的将军身影。
“淞沪鏖战,予贼重创,富沙歼敌,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嗣当激励士气,功期再战,驱逐倭寇,还我河山,余之愿也!”在溪口中学当历史老师的朱晚成女士回忆起宋希濂当年在战场上的这番讲话,仍激奋难平。
辞别李朝文老人,我们来到宋希濂的堂侄宋宇钟家。宋宇钟老人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的宋希濂身着戎装,目光如炬。"周总理亲自接见叔叔时,握着他的手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要为民族大义携手共进'。"宋宇钟的话语中满是自豪。
特赦后的宋希濂,先后担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委员和常委,1980年,为了民族大义,他远赴万里重洋,移居美国,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为舞台,以黄埔军校同学会为纽带,为祖国统一大业奔走呼号。他在美国接受采访时直言:"毛主席雄才大略,比蒋介石高明太多!"这份跨越党派的历史洞见,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真正爱国者的宽广胸怀。
(宋希濂将军)
“1983年,宋将军回到阔别数十年的故乡,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回到生他养他的土地。他站在水府庙水库的大堤上,眺望着壮美的大好河山,万千感慨涌上心头,热泪纵横打湿了衣襟。”文友曹建国触景生情,依稀记得当年宋将军回乡时的模样。
1993年2月13日,宋希濂因患严重肾衰竭在纽约病逝,享年86岁。骨灰安葬在长沙唐人永久墓地"名人区”。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题写"抗日名将宋希濂之墓”。
站在水府庙水库的堤坝上,极目远眺,万顷碧波如万马奔腾,似当年奋勇杀敌的将士们奔赴战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宋希濂的一生,正如他的回忆录书名《鹰犬将军》所诠释的:像鹰隼般对侵略者凶狠无情,如忠犬般对祖国赤胆忠心。台湾国民党曾骂他"黄埔败类",却不知这位铁血将军心中装着的,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英雄的精神永不磨灭。当我们在和平年代享受岁月静好时,不应忘记那些在战火中挺立的脊梁。宋希濂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不仅要有战场上的勇猛,更要有历经沧桑后的坚守。他用一生书写的"民族大义"四个大字,如同水府庙水库的碧波,永远荡漾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更应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因为我们知道,正是那些在烽火中挺立的脊梁,撑起了中华民族的今天;正是那些用热血书写忠诚的英雄,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我们将继续传承那份不屈的精神,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此刻,湖风送来阵阵松涛,仿佛是历史的回声。让我们以英雄为镜,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传承那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用奋斗与担当,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英雄史诗!
在返程的路上,文友东郭先生豪情万丈,文思泉涌,当即吟起了《临江仙·颂抗日名将宋希濂》 :
持世堂前书朴後,
少年壮志凌云。
黄埔剑气贯乾坤。
淞沪烽烟急,
富金战血殷。
特赦归来酬壮志,
统战功勋长存。
鹰犬肝胆照昆仑。
碧波凝浩气,
青史铸忠魂。
一审:王宏毅
二审:欧阳亚辉
三审:刘郁鑫
总编:刘颂阳
责编:李娟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曾超群赴双峰县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2025年省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基层文联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双峰举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双峰县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王文红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王文红主持召开2025年双峰县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娄超”燃动双峰:以球会友 “足”够精彩
“娄超”双峰“第二现场”:大屏前的观赛热
图集 | “娄超”燃动双峰
下载APP
分享到